欢迎访问best365体育官方网站进入官方网站!

媒体视角
当前位置是: 网站首页 -- 媒体视角 -- 正文

【学习时报】best365体育官方网站进入:深刻把握八对关系 发展“新质”职业教育

作者:      编辑:       责任编辑:柳俊波      来源:2024年5月20日A8版:特别专题     发布日期:2024年05月20日    点击量:

best365体育官方网站进入:深刻把握八对关系 发展“新质”职业教育

徐运国 字数: 3648


  新质生产力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。这一概念的提出,对新型劳动者的产业匹配提出了新命题,进而为当前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新思维。培养新型劳动者,事关产业未来的“新质”含量,事关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行稳致远,是教育领域的“国之大者”。为充分贯彻落实党中央在职业教育服务实体经济方面提出的要求,best365体育官方网站进入(以下简称“莱职”)锚定“双高”争创总目标,通过全面把握并处理好教育管理和专业建设中的“八对关系”,逐步形成“质量立院、特色兴院、品牌强院”的新特色新优势,为发展“新质”职业教育积累有益经验。
  发展模式:把握“大而全”与“小而精”的关系。职业教育的办学过程,实质上是发展模式持续性演化与辩证性确认的过程,对于人才资源、教育资源、管理力量的引进分配和专业建设、科研导向方面,职业院校常常面临“大而全”与“小而精”的选择困境。这要求既要坚持好、运用好系统观念,加强院校治理体系建设,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,提升整体实力,又要抓住工作重点,持续加强规范化、精细化管理,优化资源配置,通过“点”上聚焦、“线”性联动,在特定领域或方向形成特色和优势。
  莱职一方面坚持“大而全”,不断加强顶层设计,制定了学校“十四五”事业发展规划等,构建了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体系,实行了学科与专业设置的优化组合,落实了人才引育的评价体系与环境建设;另一方面坚持“小而精”,通过开展“精细化管理水平提升”专项活动,抓住关键点、找准切入点,精准施策、对症下药,积极打造“流程+制度+平台”管理新模式,精准对接学生特长与兴趣点,实行小班化与特色化教学,积极掌握企业人才需求的变化,实行“一企一策”式培养计划,从细微处体现特色和亮点。
  专业建设:管控“均衡”与“突破”的关系。均衡教育与特色教育,是职业教育的一体两面,不可对立、分裂看待。均衡,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;突破,侧重于在关键节点实现跨越式发展和特色性建设。
  莱职办学定位锁定“工科为主、多科并举”,既要在教育资源配置、课程设置、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实现平衡与协调,又不能搞“平均主义”和同步等速发展,而是通过重点突破占领先机。这要求学校具备系统思维、发展思维和战略思维,一方面,适应现代职业教育承担“通才”培育的起点要求,满足人格教育与技能培养的双向要求;另一方面,依据自身优势和发展判断,通过重点领域“单点爆破”,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。莱职持续优化专业设置,聚焦地域特色产业和主链布局,提高专业与区域产业匹配度,创建一批国家、省市级骨干专业、特色专业、品牌专业,重点建设“一古一新一制药”省级高水平专业群,夯实了专业基础,提高了科研水平。
  治理思维:区分“管理”与“服务”的关系。在院校的日常运行中,越来越提倡治理理念由“管理”向“服务”转化。不可否认,“管理”与“服务”始终是两个相互依存、相互促进的重要方面,不可偏废。
  职业院校管理,除了“严”,还要讲求“效”,确保通过管理优化,既能实现科研、教学、行政事务的高效、顺畅与和谐运转,又能确保管出效果,让各方面出成绩、合指标、经得起审核检验,让广大师生有获得感、幸福感。然而,管理并非简单的控制和约束,而是以服务为宗旨,为师生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。服务的关键在于换位思考,将师生利益放在首位,急其所急,解其所忧。管理与服务是辩证统一的关系,有效的管理能够为师生提供更好的服务,而优质的服务又能促进管理的完善和提升。目前,莱职已建成“一站式”大学生事务服务中心,打造线上“莱就办一网通校园12345”和线下大学生事务接待大厅两大服务载体,实现“线上快速回应”和“线下即刻办理”无缝衔接,进一步转变了管理理念、创新了服务模式。
  教育改革:平衡“规范”与“创新”的关系。教书育人,是学校工作的首要任务,也是“常为新”的改革集中领域。做好教育和教学改革,尤其要对“规范”与“创新”关系形成科学认知。“规范”是允许“创新”的规范,要以制度变革激发创新潜能;“创新”是继承“规范”的创新,只有在规范基础上进行创新,才能确保创新方向。
  规范是学校稳定发展的基石。严谨细致、精益求精的规范化管理有助于维护学校的正常秩序,提高教育教学质量,为师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工作环境。规范化要求在方法论上体现为依法治校、依规治校,同时体现为治理体系的标准化、精细化。近年来,莱职持续推动制度建设常态化,确保制度常改常新、与时俱进。整合专业团队优势资源,构建以思政课教师、公共基础课教师、专业教师、企业导师组成的专业协作融合的结构化教学团队,成为教书育人进一步规范化的重大举措。与此同时,学校发展仅仅依靠规范远远不够。实现学校品牌提升和管理提效,必须创新治理思维和发展模式;加快推进科研型学校建设,需要集聚更多行业领军人物、创新团队和科技人才,激活创新精神极其重要。
  品牌提升:摆正“里子”与“面子”的关系。办学品牌,是职业教育先进理念与综合成效的集中呈现,共同构成了学校的整体形象和发展实力,是一种“结果导向”的社会评价认定。擦亮职业教育的办学品牌,是一个先“里子”后“面子”的建设过程,也是“里子”与“面子”共生的客观场景。
  提升职教品牌,需要在“里子”与“面子”的关系中深刻认识到“里子”是潜绩,强调的是学校在办学理念、育人质量等方面的持续改进与提高。基础扎实、潜力巨大是“里子”建设的重要特征,意味着学校不仅拥有稳固的教育基础和实力,还具备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成长空间。“面子”,不是追求“表面光鲜”,而是实实在在的显绩,指学校的外部形象和品牌建设,是吸引优质资源和提升社会声誉的重要手段。“面子”固然重要,但“里子”不行,“面子”终究会流失殆尽。一直以来,莱职持续激发自身内在动力,以内涵发展、质量提升作为学校发展的主旋律,从而打造出莱职品牌,彰显了莱职气质,赢得了业界口碑,得到了一些权威媒体的正向肯定,学校改革经验也被传播报道。
  目标管理:厘清“规划”与“落实”的关系。凡事预则立,不预则废。处于新一代技术革命大潮与变革发展窗口期的职业院校,需要以远大的战略构想、科学的专业规划等保持“人间清醒”与“主体自觉”,呼应形与势。与此同时,对于规划的执行力,更是院校目标管理的又一项能力建设。规划,体现了学校发展的战略性和前瞻性;落实,强调了实际执行的重要性和实效性。
  一分部署,九分落实,规划再好,也离不开落实这一关键环节。只有将规划中的各项任务和目标具体化、细致化,并付诸实践,才能确保规划的有效实施。一直以来,莱职不断加强学习抓落实,聚焦主业树品牌,充分挖掘工作亮点,及时总结提炼典型经验做法,坚持把理论学习、研究工作有机融合,认真研究政策文件、规章制度,对标对表省市各类考核指标,把握最新政策精神和要求。同时,把“关键小事”当作“头等大事”,提高沟通协调能力,提高问题解决能力。目前,莱职已召开第二次党代会,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、“双高”争创方案等,并按照规划的要求,明确责任人和具体措施,确保各项任务能够有序、高效地推进。
  机制设计:理顺“分工”与“协作”的关系。作为一套完善的结构组织形式,职业院校的功能作用需要通过“分工+协作”机制保持高效、平顺运转。分工是管理的基础。权责清晰、责任到人意味着每个部门、每个岗位都有明确的职责和权限,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工作任务和职责范围。这种分工方式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,避免工作重叠和遗漏,同时也能够增强员工的责任感和归属感。
  独行快,众行远。密切配合、协同联动要求各部门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。相互补台才能好戏连台。在日常管理中,莱职特别注重分工与协作的有机结合,既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权限,又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与协作。通过科学的制度设计,保证各个部门和环节分工明确,纳入绩效考核。下一步,莱职将积极探索把工作协同质量纳入绩效考核,增强各工作部门之间的协同意识和团结精神。
  组织文化:调整“紧张”与“活泼”的关系。文化机能同样是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精神动能。其中,紧张与活泼这两种“情绪价值”的释放,更是良好组织氛围的体现与可衡量的标识。“紧张”主要体现为工作第一、大局为上的态度,这要求全体师生员工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,全力以赴地投入各项工作。同时,学校文化也需要注入“活泼”元素,以营造和谐、宽松、融洽的工作氛围。适度的紧张可以激发创造力,活泼的气氛则可以让人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更好地发挥能力。近年来,莱职着力打造“感恩·赶超”文化品牌,面向全体学生系统实施“尚德修身·砺志成才”教育工程,开展“文化体育节”“社团文化展示月”“感恩·思进”等各类主题活动,面对教师群体开展瑜伽、广播操展示等各类文体活动,日渐培育出积极向上、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氛围。
  推动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,核心在人、关键在事。莱职将坚持全面厘清并深刻把握、推进建设“八对关系”,按照总体部署,在统筹兼顾的基础上,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提升,力争建成一所特色鲜明、走在前列的高水平现代化职业院校。
  (作者系best365体育官方网站进入党委副书记、院长)

地址:https://paper.cntheory.com/html/2024-05/20/nw.D110000xxsb_20240520_1-A8.htm


地址:山东省济南市莱芜高新区山财大街1号;党政办公室电话:0531—76267637  传真:0531—76268816;

招生就业处电话:0531-76267441 76268314 76267072

Copyright 2020 版权所有best365·官网(中文版)登录入口/网页版/登录app 鲁ICP备05044317号 鲁公网安备 37129002000009号